吉林省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3月2日
199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会议精神,按照年初确定的“稳中求进,注重效益”的指导思想,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和解决工业经济效益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全省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九五”开局的良好势 头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一、综 合
全省国民经济在低通胀环境下,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主要宏观调控目标基本实现。
宏观经济运行正常,稳中有进。初步统计,全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450.4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5.1亿元,下降O.6%;第二产业增加值570.l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505.2亿元,增长l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51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7.9%。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三产业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全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28.1%、40.6% 和31.3%变为25.9%、39.3%和34.8%。
市场价格涨幅持续走低。全省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7%,涨幅分别比上年回落3.3个和3.5个百分点(详见附表1)。以通货膨胀为代价实现经济高增长的局面继续得到了有效遏制,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增强。
扶贫扶困和再就业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农村扶贫、城市扶困和再就业问题。农村扶贫启动“富民”、“科教”、“移民”三大工程,实施开发性扶贫,全年安排扶贫资金2.4亿元。城市扶困和再就业工程得到加强。省本级建立了城市扶困基金和再就业基金,全省69个市(州)、县(市、区)设立了专 门机构,9个市(州)和部分县(市、区)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年末全省城镇新就业人员达11.18万人,比上年下降lO.5%。全省全年下岗职工60.87万人,其中共分流安置28.44万人,占下岗职工总数的46.7%。据劳动部门统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8%,实现了3%的计 划控制目标。
宏观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1713元/人,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1.8%。
全省经济运行中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仍很突出;粮食企业亏损严重;工业经济效益仍然不够理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下岗待业人员增加,就业压力增大。
二、农业
农业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全省各地面对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和风灾,千方百计地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据抽样调查,全省粮食产量达180.85亿公斤,比上年下降22.3%。由于受市场供求和播种面积调整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详见附表2)。全年实现种植业增加值202.6亿元,下降20.O%。
林业工作有所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3万公顷,下降3.1%。全年实现林业增加值5.0亿元,与上年持平。各地对林业投入进一步加大,对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土作也有新进展。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连续17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 可喜成绩。
畜牧、水产业保持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牧业增加值141.1亿元,增长25.O%;水产品产量13.2万吨,增长9.1%。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有所加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73.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6%;农用载重汽车0.9万辆,增长6.4%;农用拖拉机32万台,增长8.9%。二松堤防 加固、鸭绿江、图们江整治、洮儿河灌区及西部抗旱打井等工程都取得了进展,全年完成土石方O.2亿立方米。
农业产业化全面推进。全省围绕“三大一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种植业结构得到调整,高产型作物基本稳定,大型商品粮基地项目和商品粮基地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各地积极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一批龙头项目已初具规模,多种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带动了基地建设、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单纯靠种植业支撑的局面进一步改变。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效益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效益下滑势头得到遏制。扣除吉化新装置因素,实现了盈亏相抵后不亏损的攻坚战目标。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O.7%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250亿元,下降2.3%;集体企业完成72.7亿元,增长3.9%;其它经济类型工业完成56.2亿元,增长18.9%。
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国有企业在争取和用好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政策,推进资本运营和增资减债方面取得实效。一批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中开始摆脱困境。“抓大放小”工作全面展开,全省已有1082户中小企业实现改制。股份制改革也加大了力度。到1997年底,全省各类股份
制.企业已达1.8万户。
工业经济效益逐月回升。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个百分点;工业产销衔接水平提高,产销率达95.3%,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得到一定改善,全年资产负债率为68.97%,同比下降O.5个百分点;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3.7吨标准煤,第一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产品结构有所调整,企业适应市场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具有比较优势和良好前景的石化、食品、医药、电子等行业增长较快,轻工、建材等行业生产下降,产品结构不断向市场需要方向调整,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旺的产品增长较快(详见附表3)。全年新产品产值完成11.5亿元,同比增长4.5%。
建筑业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全年国有建筑业完成房屋竣工面积541.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4%;施工工程个数为5718个,实行招投标承包的工程个数为1756个,单位工程竣 工3077个,其中优良工程938个。建筑业生产虽有所发展,但经济效益不
甚理想,全年实现增加值73.O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利税总额为4377万元,比上年下降46.3%。
地质普查勘探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区域地质调查O.3方平方公里,新发现矿产地19处,有5种主要矿产新增探明矿产储量,地质勘查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2.4万 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省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控制投资规模,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集中力量保重点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减少。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1亿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国有经济投资293.6亿元,下降8.8%;集体经济投资l6亿元,下降35%;城乡个人投资41.4亿元,下降l8.9% 。基本建设投资179.7亿元,下降11.9%;更新改造投资57.5亿元,下降7.9%;房地产开发投资24.5亿元,下降18.9%。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在全省施工的基本建设大中型和限上更新改造项目45个,共完成投资105.7亿元。其中一汽——大众15万辆轿车工程通过国家级验收;吉化30万吨乙烯工程后四套装置全 部建成;长吉、长营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引松人长”工程年末达到通水条件;长春大成30万吨玉米深加工工程主装置基本建成;德欣20万吨肉牛屠宰加工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四平热电厂年底投产一台5万千瓦机组。
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建成投产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投资项目1299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9.1%,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263.3亿元,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5% 。基本建设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原油开采8.5万吨;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2万千瓦;新建公路171公里,改建公路163公里;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14万吨等。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加快改革步伐,综合运输能力得到加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全年完成邮电运输业增加值106.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632.2亿吨公里;增长2.2%。其中,铁路417.9亿吨公里,增长4.3%;公路78.3亿吨公里,下降
O.3%;水运1.1亿吨公里,增长2.8%,管道134.9亿吨公里,下降2.O%。旅客周转量完成164.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7%。其中,铁路105.8亿人公里,增长2.6%;公路58.8亿人公里,增长8.7% 。民航事业发展较快,到1997年末,全省已开通了43条国内、国际航线和1条省内航线。
邮电通讯事业迅速发展,网络结构调整进一步朝着适应市场需求方向迈进。通信传输能力明显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5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4亿元,增长8.7%;电信业务总量31.4亿元,增长30.3%。电话自动交换机达到305.5万门,增长12.7% 。全省县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5.5万户,年末用户达到31.1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O.O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4.O部/百人。数字数据业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继续高速发展,数据通信总用户达5875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1341户。
六、国内贸易
全省继续加强流通体制改革,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商品货源充足,消费品市场在买方市场格局下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O.3%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66.O亿元,增长13.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54.3亿元,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1.4%和7.1%。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25.1亿元,集体经济50.1亿元,均比上年略有下降;私营经济和其它经济则增长较快,消费品零售额分别达到16.4亿元和428.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增长24.6%和18.8%。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7.7%,餐饮业增长27.3%。
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年新建集市贸易市场90处。集市贸易成交额为399.7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为310.6亿元,比上年增长9.6%。长春汽车贸易城、长春果品、蔬菜和吉林玉米等中心批发市场辐射功能增强。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出现负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为18.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8%,其中出口总额为9.3亿美元,下降18.5%;进口总额为9.2亿美元,下降3.9%。
利用外资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全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利用外资新的领域和途径,多次成功地举办了大型招商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果。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1O.O亿美元, 与上年持平。全省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98.9亿元,增长58.8%。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3.O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8%,完成营业额1.9亿美元,增长12.2%。
旅游业取得新成果。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4%,其中,外国游客18万人次,增长2.8%。旅游创汇59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省各地努力增加财源,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对预算外资金管理,严格控制支出。全省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55.O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l2.5%,地方财政收入86.1亿元,增长12.7%;财政支出170.6亿元,增长11.8%。
金融运行形势平稳。全省金融战线积极筹措资金,支持企业改革。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34.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6.9亿元,增长l7.4% 。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382.4亿元,增加75.2亿元,增长24.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071.3亿元,增加168.6亿元,增 长18.7%。各项贷款余额为217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00.3亿元,增长16.O%。全年银行现金总收入3823.6亿元,增长17.4%;银行现金总支出4020.9亿元,增长16.9%,全年货币净投放197.3亿元。
金融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金融战线积极克服困难,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和对证券行业的监管.、调控。投融资体制开始全面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度和招标投标制度。
保险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全年全省承保金额4230.8亿元,比上年增长31.1%。保费收入20.2亿元,增长47.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O.5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9.7亿元。财产险赔款金额5.1亿元,人身险给付金额O.8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兴省战略得到进一步实施,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新进展。通过实施1997年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解决了~批国民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提供了一批技术水平高、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星火技术密集区、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和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玉米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非灌溉清种条件下最高亩产1056公斤的全国玉米单产水平最高纪录。“液晶产业化”项目取得了新的进展,“大豆蛋白分子降解、改性技术”在全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春应用化学研究中心、吉林液晶产业中心、以及一汽、吉化、吉林碳素等国家级
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有效地开展工作,在科学研究和行业技术进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省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202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7万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1997年,全省共取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276项,其中有39项领先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奖励的成果l5项。全年向国家申请专利1672项,比上年增长3.O%,授权专利679项。
技术市场更加活跃。1997年末,全省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3252个,从业人员5.1万人,当年成交各类技术合同5277项,成交金额8.6亿元。
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全部实行并轨。1997年普通高校40所,招生3.3万人,比上年下降O.8%,在校生11.O万人,增长4.9%;独立设置成人高校44所,成人高等教育共招生3.4万人,增长4.1%,在校生9.9万人,增长2.9%。研究生培养单位20个,招收研究生2154人.,比上年减少125人,在学研究生6611人。
全省普通高中284所,在校生21.2万人,比上年增加O.95万人;职业高中268所,在校生11.7万人,增加O.8万人。
全省现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19所,已有50%的学校实行了招生并轨,1997年共招生4.4万人,毕业3.1万人,在校生14.4万人。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6.9万人,成人技校培训学员19.1万人次;全年共扫除文盲1.6万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已达95%以上,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全省初中在校学生111.2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6.7%;小学在校学生280.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普通初中和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分别为3.O%和O.8%,分别比上年下降了O.O1和O.11个百分点。通过希望工程救助2.1万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成希望小学40所。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进 一步繁荣。1997年末,全省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67个;艺术表演场所58个;文化艺术馆(站)643个;公共图书馆59个;博物馆17个;档案馆95个。广播电台43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1.6%。电视台43座,一千瓦以上电
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0.9%。各类电影放映单位53个(座)。长影厂全年共生产故事片争部.,译型片1O部,其中2部电影在国内外评奖中获奖。全省出版图书3251种,1.3亿册;报纸54种,3.6亿份;杂志199种,O.5万册。全年共拍摄电视剧l3部140集;制作广播剧14部22集,译制电视剧6部134集。有5部作品在国家“五个一工程”评比中获奖(包括两部电影作品)。
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不断推进。1997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3663个,床位9.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3.5万人,其中,医生5.63万人,增长1.2%,护师、护士4.2万人,增长O.3%。全省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13个,卫生技术人员O.7万人, 比上年增长3.O%。妇幼卫生机构68个,卫生技术人员O.2万人,增长2.6%。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占78%。
体育事业取得好成绩。在国内外比赛中,我省运动员获得了两项世界冠军,12人9次超3项世界纪录。在第八届全运会上,我省选手获得了19枚金牌、9.5枚银牌和6枚铜牌,金牌数名列全国第7位。我省再次被国家评为全国体育 先进省。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深入发展。1997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3859人;环境监测站64个;环境监测人员1257人。
1997年,全省共颁布地方环保法规、规章6件;完成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101个。在全省29个市县中建立了217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483平方公里;建成了153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333平方公里。利用日本政府贷款进行的松花江流域城市污染治理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加快。工业废
气、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有所提高。
全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5个,保护区总面积186.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7万公顷。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工作。1997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627.8万人,比上年增长O.7%。其中,城镇人口为1231.7万人,占46.9%;乡村人口为1396.2万人,占53.1%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2‰,死亡率为5.4‰,自然增长率为6.8‰。
劳动力结构有所讽整。年末全省从业人员1219.4万人 ,城镇职工503.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4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94.1万人,增加3.2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有所增加。据抽样调查推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90.6元,比上年增加385.O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86.3元,比上年增加60.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4%。
城乡居民竣工住宅面积有所增加。1997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7.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18.6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O.2平方米和2.3平方米。
社会保险事业有新发展。年末全省有251.7万职工(不包括政府机关和11个系统统筹)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64.7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38.5万职工参加了大病医疗费用统筹。1997年各级劳动保险机构为3.9万名 失业职工提供了失业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的进展。1997年全省各类社会福利事业单位930个,社会福利床位4.2万张,收养3.1万人。城市居民社区服务进一步发展,已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2万个。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比例达90%。全省拥有各类社会福利企业1470个,安置2.1万残疾人就
附表1:1997年各类价格指数(上年=100)
类 别 1997年 涨幅比上年增(减)百分点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1.8 -3.3
城市 101.7 -3.4
农村 102.O -3.O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7 -3.5
城市 103.7 -4.O
农村 103.7 -2.1
食品 101.3 -3.7
粮食 93.5 -10.5
肉禽及其制品 108.9 12.6
油脂 98.9 13.4
蛋品 84.2 -30.9
水产品 108.0 10.1
鲜菜 101.5 -9.3
衣着 103.3 -4.1
家庭设备及用品 101.8 -3.3
医疗保健用品 102.4 -5.5
交通和通信工具 97.3 -2.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101.5 -9.6
居住商品 110.6 -6.4
服务项目 116.0 4.1
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 99.8 -11.7
化肥 91.9 -24.3
农药 102.1 -0.5
薄膜 96.1 -10.8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96.0 -9.1
工业企业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 103.9 2.2
工业品出厂价格 101.4 -2.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104.4 1.4
附表2:199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1808.50 -22.3
油料 万吨 15.93 -26.6
甜菜 万吨 32.90 -53.1
烤烟 万吨 4.79 23.4
园参 万吨 1.30 -8.1
水果 万吨 37.49 20.7
造林面积 万公顷 6.29 -3.1
牛奶 万吨 12.95 14.9
绵羊毛 万吨 1.74 13.2
水产品产量(淡水) 万吨 l3.20 9.1
附表3:199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纱 万吨 5.07 9.5
布 亿米 1.25 -3.8
化纤 万吨 6.38 18.0
糖 万吨 6.06 19.4
卷烟 万箱 59.53 0.7
彩色电视机 万部 42.99 15.7倍
家用电冰箱 万台 O.36 92.9
原煤 万吨 2812.92 2.5
原油 万吨 402.72 8.4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91.90 -6.9
钢 万吨 133.63 14.0
钢材 万吨 l06.15 7.8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6.60 -0.9
水泥 万吨 604.17 持平
木材 万立方米 447.94 -4.6
硫酸 万吨 12.90 3.0
纯碱 万吨 3.66 -8.2
乙烯 万吨 30.65 77.9
化肥 万吨 29.04 -15.6
化学农药 万吨 O.48 -18.4
金属切削机床 台 549.00 -16.5
汽车 万辆 22.44 -3.3
轿车 万辆 6.98 53.7
小型拖拉机 万辆 2.77 -56.3
程控交换机 万线 40.70 11.2
注:l、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人口统计数为年度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