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落实辉南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体会议精神,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打造“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辉南县聚焦“十九大”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辉南县统计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基层企业开展调研,就全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辉南县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现已查证有动植物36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650多种。是中国矿泉水之乡、绿色大米之乡、野山参之乡、野生山核桃之乡、长白山林蛙之乡、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近几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践行绿色转型发展理念,推进全县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视察了解的情况看,辉南县绿色食品产业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特色产业全面发展。辉南县以“真绿、安全、美享、时尚”为主攻方向,全面发展特色产业,截至2017年末,全县发展坚果530多公顷;中小药材1.2万公顷,食用菌总量1500万袋,经济果林330多公顷,蒲公英53多公顷,沙棘800多公顷,桑蚕260多公顷,棚膜果蔬233公顷,水产养殖1840公顷,商品鱼产量4058吨,苗种产量260吨,产值6833万元。畜禽产品累计年出栏畜禽约为285万头(只),产值12.3亿元。矿泉水年销售量桶装水12.1万桶,瓶装水8万件,销售收入139万元。
(二)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壮大。辉南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86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7家。特色农产品加工主要包括优质大米、杂粮杂豆、山珍林特、中药饮片、美食产品、蔬菜加工、酒、手工艺品等多个门类100多个品种。
(三)品牌效益成效明显。利用市场手段,围绕走高端、创品牌,引导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通过扶持优势企业品牌,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挂靠行业知名品牌,引领农产品向高端发展。对已获得著名商标称号的搞好深度开发,提升档次,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辉南富硒大米”“辉农粳稻”“龙岗山特产”“龙湾高山茶”“金川山核桃油”等辉南地域特色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县委、县政府重点打造“辉字头”地域品牌,组建了辉南县绿色食品产业协会,下设大米、食用菌、中药材、坚果等行业分会,整合辉南县绿色食品产业资源,在北京建立辉南绿色食品商城,目前正在选址。计划7月份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推介辉南县绿色食品。
(四)创建了新型经营模式。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化经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构建起“种、管、收、储、加、销”一体化农业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释放绿色食品产业活力。共1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4235户种植户加入合作社,建立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发展800公顷。通过种植基地与企业、合作社进行对接,农民通过绿色种植提高了收益,企业生产加工原料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缺乏系统完整规划。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科学指导。目前辉南县绿色食品产业缺乏整体的规划,各乡镇、各部门、各产业协会之间各自为战,没有站在全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只是从自身实际出发去制定各自的发展计划,并且没有建立统一完整的制度体系,导致全县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滞后,经济效益逐年下滑,个别企业最终走向停产、半停产状态。例如,矿泉水产业本是辉南县的优势主打产业,资源丰富,2008年8月被命名为“中国矿泉水之乡”, 但目前已取得采矿资格的三户企业全部处于停产状态,每年实际利用率只有0.6‰,大部分矿泉水资源白白地流失。
(二)产品品种单一缺少精深加工。绿色食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低,很多产品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多数产品品种单一。以水产品为例,在这次视察中发现,辉南县渔业还是以传统的四大家鱼为主,只是在个别的水库实现了养殖品种的多样化,但由于产量小,导致出库量较少。另外,辉南县绿色食品产业还处于“原”字号阶段,多数以农特产品形式进入市场,产品附加值低,通过精深加工成为绿色食品的数量还很小,很多产品被邻近市县的生产企业收购,并被冠以其它商标销往外地。
(三)龙头企业拉动能力不强。辉南县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生产企业共有7家,普遍规模较小,产值超过千万元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除了“吉珍”“大姐农庄”“龙岗山特产”等个别品牌外,绝大多数产品品牌知名度低,单体实力普遍不强,更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示范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并且企业受自身能力限制,在销售、定价等方面非常被动,基本被中间商所主导,缺乏市场话语权,产品主要局限于本地及周边市场,大中城市市场占有率不高,企业品牌销售带动效应不明显,龙头的引领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绿色食品企业体量较小、商品生产量不足,难以为大型销售商提供稳定的货源。以辉南大米为例,大米是辉南县绿色食品中的主打产品,但如果进入北京的大超市,销售量仅能维持一个月。
(四)企业营销宣传力度不到位。多数企业缺乏精品、名牌,主打产品档次和市场定位偏低,没有着眼于高端市场和消费群体,集中打品牌、创名牌意识不强,农产品品牌多而杂;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产销对接及产品宣传不到位,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高,没有统一形成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绿色食品品牌。例如,辉南大米加工企业62家,大米商标多达70个,除三和农场的有机大米走中高端以外,其他企业基本走中低端市场,导致辉南大米处于质优价低的局面。
(五)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多。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涉及企业技改、产品认证、新模式推广等众多环节,需要高投入支撑高效益,从全县情况来看,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不够明显,很多企业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意愿强烈,但资金短缺,又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无法做大做强。例如,“龙岗山特产”准备上野山参加工项目,但是购进加工设备需要上百万元,由于企业生产状况的原因,无力支付此项费用,到银行贷款又苦于没有有效的抵押物进行抵押,致使此项目无法继续运行下去。
(六)市场监管体系薄弱。绿色有机食品监管主体涉及多个部门,监管没有形成合力,缺少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缺少覆盖种、养、加、销各环节的可追溯体系,缺少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缺少权威的标准认证体系,无法与国际标准对标,无法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
三、打造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对策及建议
(一)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保证产业发展有序运行。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确定绿色食品的主导品种,发展区域特色名牌产品,配套实施,逐步推进,形成群体规模,逐步确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推进辉南县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立足资源优势,抓好主导产业发展。依托县域资源优势,结合各乡镇实际,因地制宜确定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在调查中,样子哨镇依托辉白高速引线,在旅游路线的河南村、李家店村、邵家店村,连片发展桑蚕、中药材,种植花海、景观树林,实现绿色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与产品加工相结合,并且引进专业的营销团队,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因此,建议要抓好主导产业(如大米、矿泉水、干果、水产品等)的发展,并在稳定主导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开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加工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实现绿色食品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例如,大米要由原粮向蒸熟米、方便米、米糠油延伸;大豆要由色拉油向大豆蛋白、卵磷脂、异黄酮延伸;玉米由原粮向木糖醇、玉米粉、玉米糁延伸;蜂产品由蜂蜜向冻干粉、蜂胶延伸等等。同时,要特别注重改进产品包装,做到精美、环保、方便,使绿色食品内在品质与外在形象达到完美统一,使辉南县的绿色食品真正体现出吉林省的优势和特色,成为推得开、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建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逐年增加对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投入比重,重点支持市场前景看好、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高新、特色和出口创汇项目的企业,在技术改造、流动资金、资产重组等方面给予支持,特别要利用好通化市“五转”行动的有利契机,多措并举,协调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促其做大做强。
(四)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辉南特有绿色品牌。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聘请专业团队,创作一批创意独特、制作精良、特色鲜明、有感观冲击力的宣传片及视频节目,通过主流媒体权威宣传、目标城市定向宣传、各类自媒体广泛宣传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把更多优质的绿色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由种的好向卖得好转变,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产品的品牌价值。积极利用互联网促营销、参加展会促营销、做强品牌促营销,加快推进辉南县在北京的绿色食品销售平台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真正打响一批辉字头绿色有机食品品牌。
(五)建立科学的质量监管体系,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推动“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加强认证后的监管,严格执行产品准入准出制度,企业在产品上市前委托专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三品一标”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依托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或自建网络平台,把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活动全程录入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管。改变传统的生产习惯,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和低毒低残留农药。通过举办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班,把标准下发到每个农户,让农民充分了解和掌握绿色、有机、无公害生产标准,帮助指导农民在基地建设、投入品使用、农事操作、加工生产、包装储运和质量追溯等环节严格按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加强对绿色有机食品基地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制定投入品管理办法、基地管理办法,实现绿色有机食品基地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让老百姓真正吃到放心、满意的食品。
(六)实现精准招商,创立宽松的营商环境。紧盯国家绿色食品产业政策导向,摸清辉南县绿色食品产业现状,详细了解客观分析辉南县绿色食品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市场占有率;摸清辉南县绿色食品产业的市场份额、市场需求,补齐缺口,提高质量,应对市场;摸清辉南县绿色食品产业的未来预期值、产业布局、竞争趋势,组建专业的招商队伍,学习台州招商引资的好经验、好做法,定准项目,精准招商,建立和完善具有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的招商保障体系,为绿色食品产业项目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